稳住利息收入。同时提高综合服务能力,加大非息收入贡献。
9月2日,中国邮政储蓄银行(601658.SH,01658.HK)召开2004年度中期业绩发布会。会上,管理层就营收情况、信贷投放、息差、资产质量等投资人关注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。
半年报显示,截至2024年6月末,邮储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6万亿元,达16.41万亿元;实现营业收入1767.89亿元,同比下降0.11%,归母净利润488.15亿元,同比下降1.51%,其中利息净收入和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分别增长1.83%和1.54%,盈利能力保持稳定。
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,下半年,将推动该行的五大差异化增长极,坚持“稳净息、提非息”双管齐下。
“稳净息、提非息”
半年报中,邮储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,刘建军对此在业绩会上回应,去年以来,中国银行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,尤其是今年上半年,受LPR(贷款市场报价利率)、存量房贷利率下调、“报行合一”政策等因素叠加影响,银行业面临更大的压力。邮储银行与其他银行相比,房贷在信贷总额中的占比较高,代理保险手续费在中收中的占比也比较高,所以影响更大一些。据测算,这几个因素拉低了该行营收增速7.5个百分点。
“尽管如此,在当前的形势下,我们还是坚持以‘价值创造’为核心,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,在业务模式、客户服务、市场运营、体制机制等领域加快创新变革,实现了营收的基本稳定,同比微降,在可比同业中可以说继续保持在前列。”刘建军称。
对于该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较一季度有所下滑的原因,刘建军表示,是源于该行“自营+代理”这一独特经营模式带来的代理费刚性增长。经营层一直在积极推动代理费的调整,目前邮银双方就调整方案已经达成了一致,可以对全年利润带来积极的影响。
下半年邮储银行的发力方向在哪?刘建军称,在营收方面,将坚持“稳净息、提非息”双管齐下。坚守“量价险”均衡这一基本策略,稳住利息收入。同时提高综合服务能力,加大非息收入贡献。利润方面,会精细管控运营成本和风险成本,实现降本增效。
继续压降负债付息率
业绩会上,息差仍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。上半年,邮储银行付息负债的平均付息率为1.51%,同比下降了6个基点,净息差1.91%,在国有大行中继续保持优秀水平。
关于息差走势,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表示,从上半年行业整体情况看,息差快速下行的趋势有所放缓,出现了边际改善的迹象。公开数据显示,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1.54%,与一季度持平;邮储银行上半年净息差较一季度微降1个基点,走势与国有大行基本保持一致。
“总体来看,下一步息差仍面临压力,但下行放缓的趋势有望延续。我们认为,商业银行需要一个相对合理的息差空间,以保持利润增长,实现资本补充和风险覆盖,这事关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长期可持续发展,也事关金融稳定。”徐学明称。
徐学明表示,邮储银行要持续从资产端、负债端两端同步发力。在资产端,着力实现“量价险”均衡的高质量发展。在负债端,该行已经建立起了长期可持续的优势,比如价值存款考核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。下一步,将继续把压降负债付息率作为稳息差最重要的抓手。
住房按揭净增超200亿元
关于住房按揭贷款,5月17日,央行针对贷款利率、首付比例连续发布三条新政,旨在降低购房门槛。邮储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表示,该行重点支持居民刚需及改善型住房需求,上半年按揭投放近2000亿元,净增超过200亿元,是国有大行中唯一正增长银行。
为何能够取得比较优势?梁世栋认为,主要得益于邮储银行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做了策略调整,抓住了市场机会。
一是抢抓二手房市场,坚持一二手房并重,上半年二手房贷款的投放占比近六成。
二是抓住一些相对有比较优势的区域。一方面是高能级市场,上半年高能级市场投放同比增长近40%;另一方面抓县域市场,抓居民刚需,抓优质开发商和优质项目,上半年在县域地区投放占比达到四成。
三是用好金融科技。持续优化与优质中介和房企的直联,提升对于合作伙伴的服务能力,同时推进按揭的预审批服务,全面升级线上服务,客户体验明显提升。
关于“5·17”新政后的市场变化,梁世栋称,客观来说,目前房地产市场还处于调整期,上半年中央和监管部门也在持续释放稳定市场的积极信号,7月份LPR又下调了10个基点。从内外部数据来看,一系列新政对于促进居民住房需求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。外部数据显示,6月份成交量环比上升,同比还是下降,处于边际改善的状态,其中一线城市的改善效果要更加明显一些;从内部数据来看,也呈现出相同的特点,3、4月份还是负增长,5月份由负转正,6月份无论是投放还是提前还款都比5月份有明显改善。总的来说,下半年还是一个政策效果传导和显现的过程,居民的需求也将逐步得到释放。
从公布的资产质量情况来看,截至6月末,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.84%,与一季度持平,较上年末微升0.01个百分点。重点领域的风险继续保持平稳态势,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.25%和0.81%,较上年末分别下降了0.2个和0.1个百分点。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责任编辑:曹睿潼
发表评论